“2021國際大灣區充換電論壇”于2021年11月20日在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B區11.2館論壇區成功舉辦,活動邀請了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鄒大中出席活動并發表演講。
演講嘉賓:鄒大中
高級工程師 南方電網電動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董事長 兼任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理事、中電聯電動汽車與儲能分會副會長、能源行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IEEE PES中國區技術委員會成員。
以電動汽車服務支持
新型電力系統高質量構建
——鄒大中
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我是南方電網電動的鄒大中,很高興在這里和大家相聚,共同探討充電設施的一些建設問題。
我們就以電動汽車的服務來支持新型電力系統的高質量構建,給大家做一個匯報。我的分享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電動汽車和新型電力系統的關系,“雙碳”目標和能源革命都是最近的一個熱點,我們最近在學習總書記的講話,也有不少新的體會,在之前,總書記提出了關于能源安全的新的戰略是四個革命,一個合作,包括構建清潔的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這些也都是一些手段,最終的目標是什么呢?是去年總書記提出的到2060年的碳中和,實現人與自然的綠色生態文明,2030年實現碳達峰,GDP的碳排量比較2005年下降65%,非化石能源占比要達到25%,這些關鍵的里程碑為我們實現碳中和確定了路徑。
最近在COP26上中美兩國發布了中美關于21世紀20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哥斯拉哥聯合宣言,包括支持有效整合高占比、低成本、間歇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鼓勵有效平衡跨越廣闊地域電力供需的輸電政策,鼓勵整合太陽能、儲能和其他更接近電力使用端的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分布式發電政策,減少電浪費的能效政策和標準,提升電網建設和增加儲能的靈活資源,都是為了建更多可再生能源的消納。
對于電網人來講,電力系統也正在面臨一個重大的歷史機遇,根據中科院周孝信院士的團隊研究,2030年社會總用電量較2020年增長41.3%,非化石能源占比可達25%,2060年總電量較2020年翻一倍,化石能源僅存11%。歐陽明高院士的預測,預測到電動汽車的保有量到2040年的時候,可能會達到3億輛,車載儲能容量達200億kWh,也就是未來的電化學儲能會成為一個主要的實現模式,對電力行業和交通行業將是一個巨大的行業規模。可以說我們這里有很長的行業增長趨勢。
實現社會總用電量翻一番,實現3060目標,能源是主戰場,電力是個主力軍,在中央財經會議的第九次會議上提出了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這是實現“3060”目標必然的選擇,核心特征是新能源將成為電力供應的主體,要構建新型的電力系統,必須通過裝備技術和體制機制的創新來推動各種能源方式的互聯互進、源網荷儲的深度融合,實現清潔、低碳、安全、可靠、智慧經濟高效的目標,新能源電力系統在微網的支持和用戶的自治方面,與上一級的電網要高質量的進行協同,實現御風逐日、荷網互動、泛在智聯以及儲能與民的關系。

電動汽車服務,就是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的一個關鍵變量,新能源的經濟學和綜合壓力在“十四五”對燃油車進行全面的超越,相對供給側,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不足,對用戶更換電動汽車會存在很大的制約作用,剛剛陳院士也講到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會帶來電動化極大的影響,目前也成為我們關鍵的一個瓶頸,如果能夠有效的發揮我國的一些制度優勢,充分調動產業鏈各個方面,在充換電的基礎設施的關鍵技術模式上進行創新和突破,就會變成新能源汽車的產業競爭一個新優勢。
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的滲透率能達到28%還是達到36%,關鍵是要看我們充電運營服務人的努力。
電動汽車的服務怎么做呢?在電網來看,它當然不是簡單的為電動汽車提供充電,提供能源,而是能源微型調度的一個關鍵手段,南網電動在立足配電網的結構現狀,向下將城鄉的充電需求進行細分到每一個差異化的微型網格上,向上提供一個物理信息系,與聚合能力,并且把充電網對用戶的充電習慣進行有效的引導,形成我們對用戶有調配能力,也有對電網各級調度相互對電網的互動能力,這個角色一定是聚合運營商所能承擔的,而不是單個用戶或者單個運營商所能做的事。
接下來介紹一下南方電網在電動領域的一些實踐,在深圳我們的車網互動不僅僅是一個構想,還有具體的產業實踐,面對行業的難點和痛點,我們最近建了新一代的光儲充檢一體充電站,在小區有有序充電+V2G示范站,通過積累形成了南網的方案。
這是我們有序充電的管理方案,我們切實解決充電樁進小區難、包裝難和安全管理難的痛點,在開展有序充電的同時,我們進行了V2G的一些實踐,讓電動汽車的電量可以和周邊的需求進行雙向互動,為用戶提供了除大電網之外,電源保障和綠色能源的來源,V2G的交付存在較大的復雜性,小區智慧調度員已經不再是我們值班的工程師,而是我們訓練的一些人工智能的算法。
針對光、儲、充、檢的運營管理問題,我們采取多時空的AI技術,包括建模能夠自主迭代的AI預測系統,通過這些場站級的微系統實現精度超過90%的光伏和負荷預測精度大于90%,實現AI調度,大幅度提升運營效率,同時通過控制電池充換電的深度來降低電池容量的衰減,就好像聘請了一個專業的調度員、交易員和管理員,這個項目還被聯合國工業組織和世界銀行的全球基金納入中國的一個示范項目。
針對社會和行業密切關注的動力電池的充電安全檢測難的問題,我們聯合了歐陽明高團隊,提出了基于電池機理的與大數據AI檢測方法,通過電池故障的識別,建立故障分析庫,結合電子機理,利用AI算法來提出電池的時效特征,實現電池的在線檢測,實時給用戶提供檢測報告,這是目前行業的做法,我們這個方法在檢測電池故障上更全面,也大幅提升了檢測的檢出率。
在南方電網電動的場站這種智能設備在幫助我們做預測、調度、檢測、管理,是南方電網電動的能源機器人,我們融合了云端與終端,連接了數據與能源,讓終端的設備既可以具有處理本地管理工作,又能持續從云端得到AI能力的升級,具有自感知、自學習、自進化、自維護的能力,我們為能源的運營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新型勞動力。
我們場站級的經理機器人,可以充分地發揮設備的賺錢能力,讓光伏資源物盡其用,提高場站的效率,我們的車網互動機器人,既能幫助用戶充電的策略安排得明明白白,也能讓你的用車充滿綠電,這些能源的機器人還能代理用戶參加各級的能源市場交易,為用戶創造車能之外的綠金價值。
用了這些機器人的幫助能夠更好的推動電動汽車和新能源智慧的協同發展,形成一個杠桿的效應,能源機器人在平臺的智能引導下參加電力的交易市場,預測和跟蹤新能源發電,聚合并引導海量的電動汽車的用戶來有效的保證他的充電需求,以電動汽車的儲能特性促使新型電力系統的產銷協同,變傳統的電力系統的以銷定產為新型電力系統的以產定銷。接下來南網電動計劃在大灣區發布清潔能源的充電指數,以新能源充新能源電。
在21世紀的20年是人類走向碳達峰的時代,在這個過程中,能源人看到的不僅僅是降碳,更是要在降碳的過程中開發綠色增長的新動能,構建數字能源生態,與用戶合作伙伴一起共贏綠色時代。
最后歡迎與會的代表能夠蒞臨南方電網電動的展位,我們也是這次的展銷商,可以近距離了解到我們剛剛所介紹到的一些產品和相關的技術。
我的匯報完了,謝謝大家!